《鄰家女孩》、《H2~好逑雙物語》、《ROOKIES》、《野球太保》這些作品的共通點是什麼呢?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沒錯,他們的故事情節都發生於被稱為「高中棒球聖地」,歷史悠久的甲子園球場。大家對於甲子園的第一印象,想必都是讓人熱血沸騰的高中棒球吧!年輕小將們在球場中揮汗奔馳的畫面,藉由各類型媒介,無論是電影、漫畫或小說,早已深植於許多人心中。

國見比呂、橘英雄、淺倉南這些熟悉的名字,伴隨著一幕幕愛恨情仇,都是你我耳熟能詳的。現實中不遑多讓地,圍繞著甲子園發展的情節,更曲折離奇者比比皆是,在黑土和綠草上年復一年上演著

這座日本職棒目前最古老,陪伴球迷已超過一「甲子」的甲子園球場,至今仍屹立不搖,如同一個歷史的活見證般地,持續以嶄新風貌呈現在世人面前。如何說是嶄新呢?事實上,啟用於1924年的甲子園,雖說仍保養得宜,但畢竟是個快九十歲的老球場了,因此從2007年底開始,球場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改建工程。

為了不影響到職棒和高中棒球賽事,整個工程分作三個階段,在歷時兩年半、橫跨兩個完整的職棒球季後,終於2010年初正式完工。現在的甲子園球場,不只保留了原本古色古香的風格,場內外設施也變得十分新穎,已經毫無任何陳舊感了。

說真的,以甲子園的歷史地位和名氣來看,球迷想必不會太在意其新舊狀況。但為了配合現代潮流、增進觀賽品質,球團仍願意花費大批人力物力進行改建,可見得日本職棒對於球迷的重視程度呀!

前一次也是第一次(2008年)造訪甲子園球場時,改建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印象中那座爬滿常春藤的球場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場外高架的圍籬,甚至為了維持傳統形象,上頭還畫了綠葉圖樣(如下圖)

相隔三年,再度來到久違的甲子園,不論是球場或自身心境都已大不相同回想起來,當年無緣見到甲子園的原始樣貌,雖說可惜了點,但畢竟是首次造訪日職迷心目中的棒球聖地,能趕在完工前一探其最後舊況,再來比較一下更新前後的差異,也算是一種特別的經驗吧!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2008年時的甲子園,圍籬上是新貌預告

 

興建於1924年的甲子園球場,名稱來自當年逢天干地支之始的「甲子」年,當時全名『甲子園大運動場』。

竣工不久後,甲子園接連舉辦了『全國中等學校野球大會』和『選拔中等學校野球大會』,也就是後來春夏甲子園的前身,自此奠定其成為「高中棒球聖地」的基礎。1935年阪神虎前身『大阪虎』成軍,隔年日本職棒開打,甲子園遂成首批投入賽事的球場之一。

隨著時代變遷,和甲子園同時期誕生的球場,仍在使用的也僅剩「大學棒球聖地」神宮球場了。儘管已見過許多大風大浪,相較於那些設備先進的新球場,這裡並不會給人過時的感覺,反而有股越陳越香的氣息。相信來訪的人,無論虎迷與否,都能體會那不言可喻的歷史感。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甲子園歷史館中的球場年表

 

(更多照片請參閱→甲子園球場相簿,共150張)

 

前往甲子園球場,最方便的大眾運輸就是搭乘阪神電車,在『甲子園』站下車,出站就能看見一個大廣場,和矗立在前方的鑽石型立碑。

事實上,大阪還有另一個車站也叫「甲子園」,就是JR神戶線的『甲子園口』站,第一次來的人很容易搞混沒錯,就是我!第一次來的時候,雖然事前做足了功課,我居然還是給他弄錯啦!也許是給像我這樣的人方便,『甲子園口』站前有開往球場的阪神巴士,票價200日圓。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阪神電車「甲子園」站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鑽石型立碑,上有今天對壘兩軍隊旗

 

為了參加賽前的球場導覽,今天特地提早到場,車站外和廣場上的人都不多,午後的陽光灑落下來,四周充滿了寧靜的氣氛,難以想像再過不久,這裡就會變成人聲鼎沸的情景。

從車站到球場的廣場上,左手邊是一些球團擺設的攤位,再往前走有兩座紀念碑,一座紀念甲子園開場七十週年,上頭有著最早『甲子園大運動場』的模型,另一座則是有老虎銅像的創隊五十週年紀念碑。雖說時間尚早,兩座碑前面已經停了一堆機車和腳踏車,沒注意到差點就會忽略。

兩座紀念碑的後方有一整排商店,販賣眾多種類商品,呈現出熱鬧的情景。不過呢,不知道這幾間店算在地商家還是官方授權,後來球團也在對面開了間專賣店『Tigers Shop Alps』,販售流行化的阪神虎商品,兩相對照形成強烈的對比。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官方專賣店「Tigers Shop Alps」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開場七十週年紀念碑,被機車和腳踏車淹沒了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創隊五十週年紀念碑,後方是一整排的店家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通過這座高架橋,球場就到了

 

過了高架橋,映入眼簾的就是售票口和球場正門。改裝後的新正門,多了一整面的玻璃窗,招牌下方有三面浮雕,由左至右分別是高中棒球、改建前的甲子園,和阪神虎優勝的場景。球場外頭有許多保全和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開賽前的最後準備。

逛了一下,我發現改建過後的甲子園,除了外觀看起來較新,也多了不少新設施,不過最明顯的差別,應該就是那少了常春藤、乾淨無比的外牆,怎麼看都不習慣

當時為了進行大改建,那些從球場完工時就栽種的常春藤,幾乎全數遭到砍除,只有一部份被移植至日本各地的高中學校,直到改建完畢才重回甲子園。走近一瞧,牆邊一株株已有兩層樓高的常春藤,旁邊都備註了被移植的學校名稱。為了紀念此事蹟,新開立的『甲子園歷史館』旁,還有一塊「常春藤歸鄉」紀念碑。

看了看時間,距離球場導覽前還有一些空檔,就來看一下球場周邊新增了哪些設施吧!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甲子園球場正門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沒幾棵長春藤的外牆,教人頗不習慣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甲子園歷史館外的保全人員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已有兩層樓高的長春藤,等待再度爬滿外牆的一天

 

從正門往一壘側的方向走,會先經過一面名為『Memorial Wall』的牆,上面記載了阪神虎隊史的三位永久欠番(退休背號)選手:藤村富美男、村山實和吉田義男,還有今年阪神明星球員的看板。再往前走幾步,就會來到『美津濃廣場』(Mizuno Square)。

設計成球場形狀的美津濃廣場,除了提供球迷一個休憩的所在,原本設立在正門旁的貝比魯斯(Babe Ruth)紀念碑,也被搬移至此,以紀念這位曾於1934年拜訪甲子園的傳奇巨星。廣場一側的花圃上,則有幾面介紹美津濃生產的手套、球棒、球鞋看板。

走到外野後方,在往歷史館的路上,仔細一瞧發現,這一帶的地板似乎不太一樣?原來每塊地磚上都刻了不同的內容!有公司行號,也有贊助廠商,更多的是來自球迷的應援字句我才想起前一次來甲子園時,就曾看過這個「Naming Brick」的募集活動,今天總算可以實際目睹了。

甲子園歷史館的入口位於左外野方向,面對著高聳的第三代『野球塔』。初代野球塔建於1934年,後因戰爭遭拆除,目前這座三十公尺的高塔,是隨著2010年的大改建而造,用以紀念第九十屆夏季甲子園和第八十屆春季甲子園。塔底部份有二十根樑柱,上頭紀錄了各年度春夏甲子園冠軍學校。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阪神隊史的三位永久欠番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貝比魯斯紀念碑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外野後方的地磚,每一塊都刻了不同字句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第三代野球塔

 

結束了球場導覽行程,趁著尚未開放入場前,我繞到右外野後方,去看看著名的『素盞嗚神社』。這座許多球迷來甲子園必訪的神社,由於坐落於球場旁,常被稱作「甲子園神社」或「老虎神社」,事實上祭祀的並不是什麼棒球之神,而是傳說中殺死八岐大蛇的英雄『素盞嗚尊』。

通過鳥居進入神社,眼前所見除了傳統的燈籠、石階、手水舍之外,還有不少和棒球相關的設計,如棒球狀石碑、正殿旁的『野球塚』、野球塚前的本壘板鋪石最特別的,就是後方懸掛的棒球形和本壘板形繪馬,寫滿了球員和球迷的參拜祈願。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甲子園素盞嗚神社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野球塚,後方是棒球形和本壘板形繪馬

 

隨著時間接近開賽,前來觀賽的球迷越聚越多,不一會兒場外已是滿滿人潮。仔細一瞧,許多人身上是五顏六色,花樣繽紛,繡滿了球員名字、隊歌、應援詞句或是「獸王無敵」、「猛虎神擊」等字樣,令人有眼花撩亂之感。這已成甲子園特色之一的情景,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關西人的熱情與創意呀!

美津濃廣場的舞台上,吉祥物們正和球迷玩著遊戲,氣氛十分熱鬧。今年虎隊的吉祥物多了位新成員,在原本的『To-Lucky』和『Lucky』之外,增加一隻小老虎『奇太』(キー太),很受女性球迷和小朋友的歡迎。

甲子園的賽前活動,通常是有獎徵答之類的小遊戲,和To-Lucky遴選到球場內跳舞的小朋友。由於今天正逢七月時分,球團特地舉辦了慶祝「七夕」的企劃,提供紙籤讓球迷寫上願望,然後繫在竹枝上。現場還擺了個從西宮神社運來的「茅輪」,繞著它走幾圈,據說可以消災解厄。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舞台上帶動跳的Lucky和奇太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被To-Lucky選中的小朋友,稍後可以進場跳舞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場外的觀賽人潮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穿著自製球衣的虎迷

 

走進觀眾席,眼前的情景是一如往昔的鬧哄哄,觀眾席上陸續進場的球迷,和場中的黑土、青草、球員的白色球衣在午後陽光的照耀下,呈現出一幅色彩豐富的畫面。上次來甲子園,座位是在內外野之間的『阿爾卑斯席』,因此嚴格來說,今天才是我第一次感受「真正」的內野席呢!

改建後的甲子園,場內座席同樣作了大幅更新,較以前寬敞舒適外,原本各區座椅以不同顏色呈現,現在也統一改為深綠色。座位數量略為減少,但接近四萬八千人的容量,仍是目前日職球場之最。此外,眾多支撐看台的樑柱也一併縮減和後移,以提供球迷更佳的觀賽視野。

覆於內野席上方的屋頂,日本人稱之為『銀傘』,原本範圍並不大,僅略遮蔽了本壘後方區域,如今也擴展延伸至一、三壘看台。屋頂上鋪設了許多太陽能板,據說一天收集到的能量,可供一場夜間球賽的照明。銀傘下方是新設立的貴賓包廂,以及越來越多球場使用的帶狀螢幕。

觀察了一下,唯一能說沒有太大改變的,應該就是中外野那座記分板了吧!仍維持著它一貫的鐘塔式造型。不過隨著時代進步,鐘塔下方兩側的電子看板,上次來看只有右側是一面LED螢幕,今天已經變成兩邊皆是了。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改建後的觀眾席,統一採用深綠色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沒變的是記分版造型,和賽前的熱烈氣氛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銀傘下方的包廂和帶狀螢幕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左右都改為LED螢幕了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位於內外野看台之間的「阿爾卑斯席」

 

談到『阿爾卑斯席』,就是外面那間『Tigers Shop Alps』之名的由來。我記得前一次來,買票時想說久仰此座席之名,就來見識一下吧(其實是手腳太慢買不到內野票)。沒想到,位置距離本壘有夠遠不說,座位居然還沒有椅背!加上前後空間窄、觀眾又多,一場比賽下來讓人腰痠又背疼呀

撇開難坐的椅子不談,阿爾卑斯席應該是甲子園最有名的席次吧!但為何要取這個名字呢?

在1929年,漫畫家岡本一平來採訪夏季甲子園時,見到這區的高聳看台和穿著白衣的觀眾,猶如白雪覆頂一般,脫口而出:「哇,看起來像是阿爾卑斯山!」於是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漫畫,旁邊就下個『阿爾卑斯看台』(Alps Stand)的標題。從此阿爾卑斯成了這一區的暱稱,後來還直接被拿來作正式名稱。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岡本一平最廣為人知的作品:「阿爾卑斯看台」

 

事實上,球場裡外這麼走一圈,我發現「新.甲子園球場」的最大改變,並不是那些外牆、銀傘、座席什麼的,因為畢竟再怎麼改,基本外觀都不會差太遠最大的改變,其實是室內的部份。

改建前的室內區,空間既狹窄又吵雜,走廊兩旁賣店、廁所和吸菸區擠在一塊,只要人一多,難免教人有股喘不過氣之感今日來看,只能用天壤之別來形容!除了走道變得比以前明亮許多,每間賣店的門面也都作了更新,並增建一些如吸煙室、集乳室等設施。雖說礙於先天條件,可用空間有限,但對一個老球場來說,已不輸那些設備新穎的球場了。

當然啦,來到美食之都大阪,怎能不來滿足一下肚子呢?更新後的各式攤位,除了傳統美食外,新式的飲食賣店也不少,特別的是許多都冠上了球員的名字,如「金本丼」、「城島拉麵」等其中最常見的莫過於咖哩飯、炒蕎麥麵和『燒鳥』(烤雞肉串)了,攤位遍佈整座球場,都是沒走幾步就有一間。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改建後的室內走道,明亮寬敞多了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球員冠名的美食,店面旁有球員看板(城島健司)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著名的甲子園咖哩飯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來一串好吃的燒鳥吧

 

逛完了室內,讓我們回到球場上吧。身在這個古老又歷經風霜,上演過無數經典戰役的球場,不禁有種步入時光隧道的錯覺:遙想當年王貞治、長島茂雄、掛布雅之甚至是貝比魯斯,都曾經站在這裡、揮出他們手中的球棒,享受著觀眾的歡呼聲如今景象早已煥然一新,不變的仍是那股令人沸騰的情緒。

關於目前日職哪一支球隊人氣最高,是巨人、阪神或是軟銀?或許仍是爭論不休的議題,不過近年來甲子園一直都是日職入場人數之冠,也說明了阪神虎受歡迎的程度。在週日的夜晚,甲子園擠進了近乎滿場的觀眾,從賽前到結束場內始終充滿著熱鬧的氣氛,而四萬多人一齊加油吶喊的畫面,氣勢更是驚人。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近乎滿座的內野看台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觀眾席上的熱烈氣氛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從全壘打標竿後方看場內

 

對於台灣球迷而言,來甲子園除了看球,也有很大機會見到來自台灣的球員。近年來阪神虎陸續招攬了林威助、蕭一傑和鄭凱文等幾位選手,吸引了許多台灣球迷的目光。其中,今年邁入職業生涯第九年的林威助,可說是目前人氣最高的旅日球員。

2002年加盟阪神的林威助,由於在日本唸完高中和大學,並不需受外籍球員登錄限制,但一直要到2006年才站穩一軍。隔年成為不動先發後,繳出了全壘打和打點皆居全隊第二的成績,也在大阪掀起一股「林威助旋風」,人氣至今仍居高不下。今天現場身穿31號「LIN」球衣的球迷比例,可一點都不輸那些明星球員呢!

雖然這幾年大多以代打為主的林威助,一直沒有太突出的表現,但我想無論台灣或日本球迷,都期待著旋風再度揚起的一天!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上場代打的林威助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觀眾席上有人拿出中華民國國旗

 

比賽來到七局上半,準備登場的是甲子園的著名場面之一,也就是放氣球時間啦。雖說這已是個司空見慣的活動,但有別於其他球場以單一顏色氣球為主的情況,甲子園的氣球可說是五花八門,各種顏色應有盡有,當全場球迷吹起氣球,頓時觀眾席上猶如百花綻放,令人眼花撩亂。

隨著客隊三出局的,是場內響起的一段樂曲,幾萬顆氣球隨著音樂擺動,接著在曲子結束的一剎那「咻!咻!咻!」地一顆顆氣球往天空鑽去,那畫面真的只能用壯觀來形容呀!此外,如果當天最終由阪神勝出,相同的場景也會在比賽結束時重現。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多彩繽紛的氣球,五顏六色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內外野觀眾席全被氣球環繞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咻!」漫天飛舞十分壯觀

 

比賽終了,除了再度全場飛舞的氣球,虎迷也唱起了著名的《阪神虎之歌》,就是大家熟悉的《六甲颪》。所謂「六甲颪」的暱稱,來自這首歌的第一句歌詞:「六甲颪に颯爽と」(六甲山的風,瀟洒爽朗地吹來)。六甲山是神戶境內六甲群山的最高峰,也是觀賞大阪和神戶夜景的好地方。

這首棒球迷朗朗上口,也是日本職棒現存最古老的球團歌,可說串聯了今天整場的比賽。從賽前公佈先發陣容,到阪神虎隊的每次得分、五局結束的場地整理、七局大家放完氣球,連結束時都是用它來收尾。我想即使原本對這歌不熟的人,看完球應該都能哼上一兩句了吧!

結束了MVP選手的訪問,吉祥物們也都來到場中,和球迷共享勝利的果實。最後就看我們的To-Lucky跑到外野草地上,秀了一段招牌的後空翻特技,以答謝到場球迷。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獲選MVP的選手(藤井、渡邊)和To-Lucky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左邊螢幕上是《六甲颪》的歌詞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拿著阪神百貨看板的Lucky

 

四萬多人的球賽,可以想見散場時的情景,會是個什麼樣的「盛況」。球場外整個是黑壓壓的一片,有點像是跨年結束時的萬頭鑽動,連『甲子園』站都得開設一個臨時出口,來疏導乘車回家的人潮。由於我並不喜歡人擠人的感覺,還是等一會兒再離開去搭車吧!

夜晚的甲子園球場,並未隨著天色而黯淡下來,反而呈現出活力熱情的樣貌。怎麼說呢?當我來到高架橋下時,聽見不知從哪裡又傳來《六甲颪》的歌聲駐足一看,原來有許多虎迷,似乎是意猶未盡的樣子,仍齊聚在橋下高唱加油曲,也吸引了許多路過的虎迷加入行列,熱鬧的氣氛完全不下於場內。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散場的人潮,過一段時間人比較少了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夜晚的甲子園球場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聚集高架橋下歌唱的虎迷

 

重返甲子園球場,一整天的行程這麼下來,我漸漸瞭解到所謂的大改建,其背後意涵似乎比想像中還深得多。因為改頭換面的甲子園,改變的不單單是外觀而已,那些新增的設施,不論是甲子園歷史館、紀念碑、地磚沒有一處不是和球場歷史密不可分的,嶄新的面貌下有著「展望歷史、放眼未來」的意義,正是新世紀的甲子園最引人之處。

對了,有人可能會想問,身為一位阪神虎死對頭的巨人迷,會不會有一種「深入敵營」的感覺呢?哈哈,說沒有是騙人的。不過要是撇開那些成見,好好地來欣賞球場之美,收獲一定更多的不是嗎?

 

我的野球巡禮.甲子園球場

▲ 便利商店裡的阪神虎飲料

 

(更多照片請參閱→甲子園球場相簿,共150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雨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