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請隨著我的腳步,來看看場內的『大坂夏之陣』是什麼情景吧!
今年第三度舉行的『大坂夏之陣』,為了維持新鮮感,於行銷上自然得再下工夫。除了更豐富的活動內容之外,每場賽前一萬名購買指定席預售票的球迷,就可以憑票兌換贈品。因行程安排的緣故,這次僅參與了前兩天的比賽,但光贈品就可稱得上值回票價啊!
讓我們先來看看贈品的內容吧,首先是第一天送的:『T-岡田搖頭公仔』。
原本看官網上面的說明,還以為只是小小一隻公仔,沒想到拿到手才發現…好大一尊!人物表情、服裝製作算頗為精細,連衣袖上的『大坂夏之陣』等細微處都有做出來。美中不足的地方,大概是T-岡田本人的眼睛似乎沒這麼大…(喂)。加上外盒一整個份量十足,連手提袋都裝不下,只能拎在手上。
後兩天送的則是今年『大坂夏之陣』的專屬球衣,胸口的字樣分別為「Buffaloes」和「OSAKA」。雖然沒辦法和店裡賣的商品比,但質料和電繡也算在水準之上。
球衣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方便穿著,幾乎每個領到球衣的人,都直接穿在身上。放眼望去,場外頓時形成紅通通的一片。這樣一來,不但球迷開心,也能增長『大坂夏之陣』的聲勢,可說是一舉兩得啊!
▲ T-岡田搖頭公仔,後方則是外盒
▲ 第二天送的大坂夏之陣球衣
(更多照片請參閱→大坂夏之陣相簿,共150張)
讓我們準備入場吧!從門外排隊的人潮,不難看出只要球團用心舉辦活動,還是能夠吸引球迷的。進門之後,就看吉祥物牛哥哥BULL站在門口迎接大家,許多小朋友也爭相與之合照。不過看了看,除了室內到處都有的紅色旗幟之外,好像還有股不太一樣的氣氛,但實際上又說不太上來…
走進觀眾席,映入眼簾的就是那熟悉的圓形屋頂、藍色座椅及有幸踩過的綠色草皮。場上正進行著客隊軟銀的打擊練習,工讀生也開始穿梭席間叫賣…一切就有如平時的例行賽一般,那股不一樣的氣氛究竟為何呢?
▲ 久違的大阪巨蛋
哦!我終於發現了,原來是耳邊傳來的音樂…
就之前看球的經驗,每場球賽從開放入場到開打之前,也就是賽前打擊、守備練習時,球場內播放的大多為流行歌曲或是廣告,給人的感覺是輕鬆愉快的。今天則改成了充滿戰國風的古典樂,又像是某些史詩電影的背景配樂,讓場中多了一種「決戰前夕」的壯闊氣氛。
伴隨著古典樂的,是中外野大螢幕上,反覆播放的『大坂夏之陣』LOGO、穿著紅色球衣的球員身影,以及只限定這幾天販售的商品、美食廣告。
▲ 大螢幕上的大坂夏之陣LOGO
▲ 內野小螢幕的商品廣告
▲ 猛牛VS鷹(本壘上方小螢幕)
▲ 大坂夏之陣限定美食廣告
為了一雪去年『大坂夏之陣』遭軟銀橫掃的前恥,今年兩軍再度對壘,歐力士特地推出定名「逆襲之赤」的紅色球衣,除了噱頭之外,也希望實際達到「逆襲」的效果。另一方面,這幾場剛好遇上軟銀今年度『鷹之祭典』開祭,採用名為「Champion Blue」的水藍色球衣,形成了兩隊皆穿著特殊球衣的難得畫面。
前面說到,每個拿到贈品球衣的牛迷,都會直接穿在身上,看上去和三壘側鷹迷的水藍色球衣,形成了猶如「水火」般壁壘分明的對比。
▲ 歐力士的「逆襲之赤」球衣
▲ 軟銀的水藍色球衣(川崎宗則)
▲ 穿紅色球衣的牛迷
▲ 三壘側的鷹迷
在室內區走道的兩旁,無論是店面或獨立攤位,也都插上了紅色旗幟,看上去整齊劃一。
此外,各家賣店也針對『大坂夏之陣』,推出了以「紅色」為主題的期間限定餐點,如赤烏龍麵、赤丼、草莓冰沙等…除了大螢幕上的廣告宣傳,場內各處也都貼了詳盡的清單供球迷參考。
由於今年歐力士有兩位韓籍球員(李承燁、朴贊浩)加盟,也把市場拓展至韓國。就看某些賣店的菜單,還特地加註韓文,感覺就和之前造訪千葉海洋球場時,看到魯肉飯般地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 各攤位都插上紅色旗幟
▲ 室內的鷹之祭典攤位
老實說,我不知道這些餐點是否真的是三日限定,重點是每一樣都是獨家販售的…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如果你人在一壘下層觀眾席,但想吃的東西是左外野上層某家店賣的,那就只能辛苦一趟,繞半個球場去買囉!
於是我花了一番工夫跑了好長的路,才吃到這一碗『レッドホットスタ丼』,直譯就是「Red Hot 蓋飯」,也就是豬肉炒紅椒蓋飯,再撒上紅椒絲做點綴。哎,跑上跑下的我已經滿身汗了,再把這碗吃下去簡直熱到快著火啦!話雖如此,辛苦一下才吃到的,感覺味道特別好呢。
▲ 大坂夏之陣限定美食
▲ 辛苦跑一趟才吃到的蓋飯
到了介紹兩軍陣容的時間了,首先登場的是客隊「鷹軍」,跟隨著每一位先發球員頭像旁的,是一隻展翅的大老鷹剪影。
接著畫面一暗…壯闊的戰國風音樂響起,畫面中是被熊熊火焰包圍的大阪城,然後鏡頭環繞著城郭,穿梭進入城中,隨著一扇扇被拉開的門,是歐力士球員的身影。最後一幕是在被染紅的天空下,彼此遙望的大阪城與大阪巨蛋。
▲ 客隊「鷹軍」先發陣容
▲ 被火焰包圍的大阪城
▲ 大阪城與大阪巨蛋
接下來是介紹主隊的先發陣容,每個人都披上了紅色盔甲,在背景的大阪巨蛋和火焰襯托下,顯得氣勢十足。
每年『大坂夏之陣』的特色之一,就是許多地方會特意循古風,來營造古典的氛圍。例如播報員在唸球員名單時,原本照慣例會把投手唸作「披甲」(pitcher)、一壘手唸作「法司斗」(first)等。今天則全部改為日文的音讀,也就是直接念「投手」(tou-shiu)、「一壘手」(ichi-rui-shiu)…等等。
▲ 披上紅盔甲的球員(坂口智隆)
而『大坂夏之陣』另一個特色,就是陣中名字以片假名登錄的洋將,會被改以漢字來表示。像前兩年還在隊上的卡布(Alex Cabrera),登錄名就改為當年在台灣打球時的『亞力士』,記得台灣媒體也有相關報導。
說到漢字登錄名的原則,除了發音需與本名相近,也要能夠兼具力量和氣勢。就這樣,今年的洋將如海斯曼(Mike Hessman)變成了『兵州男』、費加洛(Alfredo Figaro)成了『飛牙呂』,而巴帝斯(Aarom Baldiris)則改名為『英火』(日文發音為e-bi,由名字縮寫AB而來)。
其中較特別的是,陣中主砲T-岡田的登錄名被改作『暴君龍』,原因就是「T-岡田」除了是本名岡田貴弘的縮寫,也隱含T-Rex(暴龍)之意,來自他的綽號「浪速哥吉拉」。
▲ T-岡田改名為「暴君龍」
▲ 變成「兵州男」的海斯曼
時間逐漸接近開賽了,外野看台上的應援團正吹奏著加油曲,BULL和BELL也跑到外野草地上,和觀眾一起就著音樂為主隊加油,場上的工作人員也在進行最後的整理…
此時只見一台摩托車,從右外野緩緩駛入場中…咦?是一台車頭裝了長脖子,模樣十分奇特的摩托車,當然也吸引了全場的目光。騎在車上的不是別人,就是我們的『一、二真田幸村』。他老兄就這麼沿著warning track,一直騎到左外野轉了個彎,最後在三壘壘包旁停了下來。
▲ 兩位吉祥物出來亮相
▲ 騎著摩托車進場的真田幸村
等他停下來,所有人總算看清楚那台車了,在車頭的原來是隻白色又像是狗的動物。據報導那是一隻「白馬」和「某おとうさん」的綜合體,懂得箇中含意的球迷,當下都是會心一笑,因為おとうさん(父親大人)就是軟銀手機的廣告狗明星。
緊接著登場的,就是剛剛在外頭亮過相的『真田十勇士』。十個人一一帥氣地報出名號、擺好姿態,蓄勢待發地等待著真田將軍的號令。
▲ 蓄勢待發的真田十勇士
『一、二真田幸村』手上拿著麥克風,一邊哈拉一邊走到客隊休息室前,似乎是某種叫陣的意味。休息室裡坐的是本多、川崎、小久保等幾位球員,都在看眼前這個不知要幹嘛的古怪傢伙,最後是小久保笑著拿了一根球棒給他。
手持「戰利品」球棒的真田將軍,瞬間被十勇士團團圍住。接著不知道是不是某種儀式,每個人都作勢拿武器朝將軍「開斬」!就在真田幸村被大家嚇得跌坐地上時,音樂也響了起來…
接著啦啦隊女郎們跑入場中,開始了熱情有勁的舞蹈。十勇士們也沒閒著,隨著音樂節奏相互較勁,有的比武、有的尬舞,將現場氣氛炒熱至最高點!
▲ 小久保給了真田一根球棒
▲ 被十勇士圍住的真田幸村
▲ 比武、尬舞中的十勇士
▲ 啦啦隊和十勇士的共演
前面說到『大坂夏之陣』的特色,就是許多地方會特意循古風。像是唸到棒球術語時,以往唸作「紅不讓」、「hito」,今天都改唸成「全壘打」、「安打」了。連回顧前幾天的比賽時,都將日期用正楷(六月壹拾貳日)來作顯示。
剛剛介紹先發陣容時,畫面上球員穿的紅盔甲,明顯看得出是後製上去的。但到了真正比賽時的圖卡,就是本人實際穿著紅色球衣拍攝的了。頭像身後是大阪城城門,顯現出濃厚的戰國時代氣息。此外,螢幕上也會出現寫著「全壘打」的卷軸,或是繡有「三振」的旗幟等有趣畫面。
有意思的是,除了今天對壘的兩隊「猛牛軍」和「鷹軍」外,其他球隊也都有各自的稱號,例如「虎軍」、「龍軍」、「獅子軍」等…但是像「熊軍」和「鷗軍」,大概要想一下才知道是指哪一隊吧。還好巨人隊仍是叫「巨人軍」而非「兔軍」,不然就等著被獵食啦!
▲ 球員個人圖卡,身後是大阪城城門
▲ 日期以正楷來顯示(澤村被北川轟逆轉彈那一場)
▲ 本日投手奪三振數
▲ 他場情報,央聯的部分
▲ 洋聯的部分(鷗軍、熊軍…)
專為這一次活動而組成的『真田十勇士』,在今天可以說是存在感十足。舉凡美食廣告、歌曲演唱、球迷互動等…想得到的地方都有這些人的身影,在某種層面上風頭比吉祥物還健呢!
比方說,球賽前的日本國歌演唱,就是由十勇士其中兩位,也就是剛剛在球場外也唱過歌的『穴山小介』和『筧十藏』來擔任。而七局下氣球施放時,以及比賽結束後的歐力士隊歌《SKY》,也都是交給這兩位老兄。
當然囉,怎麼能忘了我們的『一、二真田幸村』將軍呢?就看他有時跑到外野草地上、有時現身在觀眾席,有時又率領十勇士出現在中外野的看台上,似乎有一種在表達「我才是大坂夏之陣的主角!」的感覺呀。
▲ 賽前的國歌演唱
▲ 邊吃邊幫燒肉丼作廣告的十勇士
▲ 呼籲大家今天是放紅色氣球
▲ 全部現身在中外野看台上
在大阪巨蛋看球賽,在某幾局的攻守交替時,場內會有一些和球迷互動的節目,例如發射禮物、大螢幕上的賽車遊戲等…其中一項是被攝影機捕捉到的觀眾,要做出指定的動作,例如龜派氣功、模仿球員姿勢之類的,今天則換了個不一樣的方式。
只見大螢幕上出現一位身穿水藍色盔甲,胸前有個軟銀的「=」符號,有點像是戰國無雙遊戲裡的角色。此時十勇士之一的『根津甚八』拔出武士刀一斬…「喀擦!」旁邊還有音效!接著每位被攝影機拍到的球迷,只要擺出砍殺的動作,就能把旁邊的敵人斬成兩半。
▲ 示範斬殺敵人的根津甚八
▲ 觀眾也來玩玩看
今年三場的『大坂夏之陣』,平均每場可以吸引近三萬人入場,比今年歐力士的平均觀眾人數多了一萬人之譜。我還記得2008年造訪大阪巨蛋時,對於當時冷清還不足以形容的場面,可說是記憶猶新,再對比這幾場的盛況,其箇中原因也並非難以想像。
去年歐力士隊的平均票房,在洋聯中只贏了樂天排名第五,但由於宮城球場容量較小,事實上大阪巨蛋的賣座率才是墊底的。原因除了關西地區幾乎是阪神虎的天下,近年戰績不佳、缺乏明星、甚或是合併引發的負面情節,都影響了球迷的支持度。
還好歐力士隊也懂得勵精圖治,於今年初大幅度進行改革,以全新形象來爭取在地球迷認同。推出的企劃無論質或量,都是各球團中數一數二的,這『大坂夏之陣』就是一例。
▲大阪巨蛋難得的盛況
▲ 從外野往場內看的視野
當然囉,這三場碰上的是目前戰績第一的軟銀,歐力士又預告要「逆襲」去年『大坂夏之陣』遭橫掃的一箭之仇,再加上『鷹之祭典』的推波助瀾之下,無論話題性或噱頭都有了,票房自然就強強滾啦!
說到我所參與的前兩場球賽,看先發投手就知道都是精彩戲碼。首戰由今年季初才交易來歐力士,就成為主戰投手的寺原隼人,對上的是育成選手出身、今年大放異彩的山田大樹。第二戰歐力士則派出「老鷹殺手」近藤一樹,對決軟銀王牌投手杉內俊哉。
▲ 首戰對上老東家的寺原隼人
▲ 今年從歐力士轉到軟銀的亞力士
▲ 歐力士四棒「暴君龍」T-岡田
▲ 軟銀王牌投手杉內俊哉
比賽來到第七局,也就是所謂的「Lucky 7」時間囉!先來看六局下半結束時,三壘側的鷹迷施放起黃色氣球。雖然身為客隊,但數量及聲勢皆毫不遜色,三壘觀眾席頓時成了一片黃澄澄的,猶如油菜花田一般。
七局上半結束時,輪到主場球迷的表現了,氣勢上也不能輸人。為了符合主題,今天統一施放紅色氣球。只見穴山小介和筧十藏兩位老兄,再度現身中外野看台上,演場隊歌《SKY》。其他人也沒閒著,包括兩位吉祥物、真田幸村和其他的勇士們,連同剛剛在外面短暫現身的大阪城甲冑隊,都來到場內和球迷一齊同樂…
隨著歌詞最後一句結束,球迷手中的氣球「咻!」地,一顆顆帶著每個人的期盼,昇上天空…
▲ 三壘側鷹迷的黃色氣球
▲ 七上結束,主場球迷吹起紅氣球
▲ 氣球隨著隊歌搖擺
▲ 3、2、1…咻!
今年日本職棒更改了比賽用球的規格,統一採用和WBC(世界棒球經典賽)同型號的球,彈性係數比起從前要低上許多,也造成今年球季的全壘打產量大幅度減少。但反常的是,前兩場比賽可說砲聲隆隆,兩隊加起來共轟了七發全壘打,看得現場球迷大呼過癮!
首戰歐力士在『兵州男』海斯曼大發神威,單場雙響砲外加六分打點的表現之下,以九比三大勝軟銀。第二戰則是在九局下,雙方三比三平手之際,靠著鈴木郁洋的再見安打贏了球。
在我未參與的最後一場,歐力士在九局下零比一落後時,先靠海斯曼的安打追平,接著荒金久雄又擊出再見安打,最終在三連戰橫掃了排名第一的軟銀。如同賽前的預告一般,穿上「逆襲之赤」的歐力士真的「逆襲」成功了!只能說棒球真是充滿驚奇的運動呀!
▲ 首戰雙響砲的「兵州男」
▲ 第二戰擊出再見安打的瞬間
贏球的那一刻,啦啦隊女郎和舉著紅色旗幟的十勇士們都衝進場中,和球迷共享勝利的喜悅。當獲選MVP的球員接受完訪問,所有人就一起到外野區,接受觀眾的歡呼。負責隊歌的兩位則最後一次站上中外野看台,演唱勝利版的《SKY》,感覺在贏球氣氛的襯托下,唱得更是加倍賣力呀!
在十勇士和球迷一一擊掌道別、真田幸村最後的哈拉、以及兩位吉祥物的深深一鞠躬後,為今天的『大坂夏之陣』劃下了完美句點。
最後一幕就是我們的真田幸村,騎著他那台脖子長長的摩托車,緩緩地駛離球場…
▲ MVP到外野接受球迷的歡呼
▲ 看台上兩人最後的隊歌演唱
▲ 和球迷擊掌道別的十勇士
▲ Byebye,謝謝大家!
離開前,我又來到了商品專賣店,想說再看一下有沒有可以選購的,想不到店裡擠滿了人,原本寬敞的空間頓時變得寸步難行…
對球迷而言,有精彩的球賽可看,又有贈品可拿,是件令人開心的事。而對於球團來說,舉辦這類活動難免需花費許多人力、物力,但只要能達成吸引觀眾、提昇人氣的目的,連帶增加周邊產業的收入(飲食、商品…),而且讓球迷有下一次進場的意願,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不是嗎?
▲ 賽後人潮洶湧的專賣店
(更多照片請參閱→大坂夏之陣相簿,共15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