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度造訪的海洋球場…這「奇妙冒險」的標題已經可以另外開個分類了吧!(笑)
此行的最後兩天,又來到了熟悉的千葉縣,目標就是一年一度的東京電玩展,這也是我繼去年第二次參與此盛會。展期訂於本週末的六、日兩天,那麼星期五的空檔該來做些什麼好呢?
說到千葉縣,境內擁有眾多國際性的知名建築,像是迪士尼樂園、成田和羽田機場、即將舉行電玩展的幕張展覽館,還有我們的老朋友「千葉海洋球場」啦。翻了翻賽程表,本週末正好有職棒賽程,而且賽後似乎有特別的活動可以參加,就決定去看場球囉!
今天原本是想早點出發去千葉,結果出門見天氣不錯,所以先到東京巨蛋周圍逛逛,順便拍些晴空下的東京巨蛋照片…沒想到一個不注意就快中午了,趕緊動身去搭車。從東京市區前往千葉,搭乘京葉線的快速列車僅需30分鐘左右,但不巧的是,我竟不小心坐上了每站皆停的慢車…抵達距球場最近的車站「海濱幕張」時都已近傍晚了。
從「海濱幕張」前往海洋球場或幕張展覽館的距離並不算遠,因此通常選擇步行,散步之餘還可以順便運動,但今天因擔心趕不上賽前的室外節目,我還是花個100日圓搭接駁巴士吧…
▲ 趕時間而搭乘久違的球場巴士
抵達海洋球場,馬不停蹄先趕至室外舞台區,吉祥物的演出才結束,幸好還來得及欣賞準備登場的羅德官方啦啦隊「M☆Splash!」。
看過每一隊賽前的場外節目後,個人認為羅德隊可說是其中最為用心的。除了常見的舞曲、帶動跳,甚至有為吉祥物量身打造的小短劇,每位角色都配上台詞,內容歡樂又有趣。雖然今天欣賞不到,但有啦啦隊的精彩舞蹈可以欣賞,也算不留遺憾囉。
今天現場有羅德隊和大正製藥合作,以機能飲料「リポビタンD」(力保美達)為主題的活動。只見許多工作人員,在球場外發放著一瓶瓶冰涼的力保美達,我也拿了一瓶來喝喝看…味道如何呢?嗯,根本就是感冒糖漿吧…對了,這小小一瓶在台灣可是要賣30塊台幣呢。
此外,舞台區也舉辦了有獎猜謎的活動,而最後拿到優勝的球迷,除了獲得一箱力保美達,羅德隊的王牌右投唐川侑己也親臨現場,致贈簽名球給這位幸運球迷。
▲ 賽前的室外舞台,羅德啦啦隊「M☆Splash!」的舞蹈
▲ 球場外的力保美達攤位,後方就是明天要去的幕張展覽館
▲ 啦啦隊也加入發送飲品的行列
▲ 親臨現場的唐川侑己,致贈簽名球給獲獎球迷
▲ 喝起像感冒糖漿的力保美達…
遠眺這座外觀為湛藍色的球場,在背後青空的襯托下,透露著十分清爽的氣息。今年起海洋球場換了一個新的官方名稱,從使用了二十年的「千葉海洋球場」,變成「QVC Marine Field」。不過當天居然忘了拍正面的新LOGO啦…只好放張官網上的照片吧(如下圖)。
「QVC」是間跨國電視購物公司,在日本的總部就位於千葉縣,今年成為史上第一個買下海洋球場冠名權的企業,為了表示對於在地球隊的支持,冠名的同時仍特地保留原本「Marine」(海洋)的字眼,真可說是有情有義呀。
(更多照片請參閱→海洋球場裡的奇妙冒險相簿,共100張)
進場後,見到室內多了一些新的設施,不過這部份稍後再來細看,還是先去找我的座位吧。今天的位置和上回造訪海洋球場一樣,是位於界外區旁的「Field Wing Seat」。
從 「Field Wing Seat」的方向望去,內野看台的座椅仍是繽紛鮮豔,予人活力十足的感覺。今天的天氣晴朗、氣溫適中,是一個非常適合看球的日子。從賽前的進場狀況來看, 今天的票房比想像中好很多呢!而今天進場的觀眾,每人也都獲得了一條羅德(樂天)出品的口香糖。
在賽前公佈雙方球員陣容時,還發生了一段有趣的小插曲。首先播報客隊歐力士的名單時,有位拿了一本自製名冊的女牛迷,只要每唸到一位先發球員,就會翻出他的名字來,沒想到後來大螢幕就固定在她身上,讓她倍感壓力越翻越急…結果唸到今天的先發捕手「橫山」時,卻是沒在名冊上的二線球員,她只能不好意思地用名冊遮住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當她終於成功翻出最後一位先發球員「由田」時,全場觀眾也都給了她一個熱烈掌聲。
▲ 內野看台各色繽紛的座椅
▲ 從「Field Wing Seat」往場內看的感覺
▲ 今天進場的人都會拿到一條口香糖
▲ 手拿自製名冊的歐力士隊球迷
接近開賽時分,場上正進行最後的整理,吉祥物們也都出來向球迷打招呼。奇怪的是,記得通常在這個時候,這一區前方的護網就會有人被移開,怎麼到現在都還沒什麼動靜呢?
說到賽前的活動,同樣是和大正製藥合作,還請來一位裝扮成「力保美達超人」的老兄,除了執行開球任務,並帶領大家呼喊加油口號。就連賽前的獻花儀式,花束都被換成了兩個力保美達形狀汽球…那畫面真不知如何形容,兩位球員臉上的表情甚至只能用尷尬來形容…
除此之外,今天還有一個有關夏夜的企劃,就是五局結束後的煙火秀。煙火施放的位置於中外野計分板後方,由於海洋球場座落於海邊,經常會吹起無法預測的海風,因此只要平均風速超過10m/s(公尺/秒),或是當中外野吹往本壘的風速超過4~6m/s時,煙火施放就會中止。
▲ 吉祥物們出場向觀眾打招呼
▲ 帶狀螢幕上的煙火施放情報,當平均風速超過標準就會取消
▲ 啦啦隊和吉祥物們熱舞開場
▲ 不知道從哪兒來的「力保美達超人」
▲ 賽前獻花儀式,但花束變成了力保美達形狀的汽球
比賽開打後,眼見「Field Wing Seat」前面的護網依然未曾被移開,我才發現兩年沒造訪海洋球場,許多規定居然都改了?不知道是因為有球迷被擊傷還是其他緣故,護網乾脆就不拆了。只是這麼一來,某種程度上或許也喪失了這一區座位的意義不是嗎…
抱怨歸抱怨,雖然護網真的頗礙眼,既然都來了還是好好欣賞比賽吧!說到今年的羅德隊,由於受到傷兵所苦,戰績始終在低檔徘徊,完全不復去年達成「史上最大下克上」以洋聯第三名的資格贏得日本第一的成就。不過呢,看起來在地球迷對於羅德隊還是十分支持,像今天這樣有點算季末的消化比賽,仍然吸引相當多的觀眾入場,氣氛遠比預期中熱絡許多呢。
▲ 這一區的良好視野都被眼前的護網給破壞啦
▲ 雖然戰績不佳,在地球迷的熱情仍然不減少
▲「LUCKY 7」七局的放氣球時間
擁有二十年歷史的海洋球場,室內設施看起來卻比實際年齡陳舊不少,入場觀眾一多,空間有限的狀況下難免變得擁擠…隨處逛逛,發現多了一些上次沒見過的新設備,像是門口的噴水池、兒童遊戲區等等。拍照區看見羅德隊兩位吉祥物「Mar君」與「Rine醬」,正在和拿著力保美達汽球的球迷合照,心想這廣告打得也太徹底了吧…
此時走到了飲食部,下意識地抬頭一瞧…「魯肉飯」三個字映入眼簾,想不到過了兩年居然還有賣呀!
大家一定很奇怪,為什麼海洋球場會賣魯肉飯呢?原因想必和羅德隊曾延攬過不少台灣球員脫不了關係。從最早的李宗源、「二郭一莊」中的莊勝雄,到比較近代的吳偲佑、林彥峰,和目前在陣中的蔡森夫,看來羅德隊也算是旅日球員的重鎮之一。可惜近幾年這幾位球員並無太搶眼的表現,連帶使得羅德隊在台灣的知名度,並未如預期般高。
▲「Rine醬」與「Mar君」和拿著力保美達氣球的球迷合照
▲ 招牌上的魯肉飯,還註明是台灣風味
▲「Mar君」小童噴水池
回到了觀眾席,夏夜的海風從外野方向迎面而來,吹拂在身上雖然趕走了炎熱,卻也讓人感到有點提心吊膽,因為記分板上的風速老在4、5m/s左右打轉,我還真怕萬一風一個太大,結果沒有煙火看就糟糕啦!
幸好五局下半結束時,看到吉祥物和啦啦隊們依序跑進了場內,心中的大石頭總算放了下來。只見幾位拿著力保美達汽球(今天真是無所不在…)的吉祥物們,在全場的倒數聲「3…2…1!」中,押下了煙火的開關…
▲ 拿著力保美達汽球的吉祥物和啦啦隊
▲「3…2…1!」押下煙火開關…
▲ 綻放盛夏夜空的絢麗煙火
最後比賽結果,投打戰力均不如人的羅德隊,果不其然地又以輸球收場了…今年對於羅德隊來說,只能用流年不利來形容,只能冀望明年傷兵歸隊後,再整軍來一展鴻圖。
走出了球場,眼見場外有條看不見盡頭的人龍,延伸至遠方的另一端…對了,今天的行程還沒有結束喔,接下來就是賽後的重頭戲,也是吸引我造訪海洋球場的另一個目的…特別企劃「Back Home!Back Home」要登場啦!
▲ 場外準備參加活動的隊伍
今年羅德隊的年度口號為「和」,所謂「和」的意思就是「重視團體優先於個人」,也針對此推出了許多服務球迷的活動,其中之一就是每個星期五的「上班族の和」,對象顧名思義就是剛下班的球迷們,讓大家能一解上班的辛勞。而今天的「Back Home!Back Home!」,簡單來說就是「雷射肩」,也就是體驗從外野長傳本壘的一個活動。
由於今天觀眾很多,場外排隊參加的隊伍移動速度十分緩慢,排了近半小時之久。入口處位於左外野,也就是客隊後援投手進場的地方,進入球場後所有人兵分兩路,分列往左右外野而去。雖然並不是頭一回踏進棒球場中,但當我的腳踩上了人工草皮的剎那,心中還是有種難以形容的悸動…
「喔喔!我又踏進了另一個球場啦!」
▲ 從左外野入口進入球場
▲ 外野草地上排隊參加活動的球迷
▲ 跟著往另一邊(右外野)去的隊伍
▲ 從球場內看計分板的感覺,非常特別
隨著隊伍來到了右外野,只見內外野交界處有位工作人員,負責遞球給每一位參加活動的球迷。對我來說這「雷射肩」的活動其實不陌生,記得兩年前造訪西武巨蛋時就曾體驗過,當時還請來了西武隊的OB球員親自擊球給球迷,也是我第一次走進棒球場中,印象更是深刻呢。
相較起來,今天海洋球場的活動流程簡單許多,參加者拿了球只要往本壘一丟就結束了。用說的感覺很容易,但球要丟得好還是有技巧呢!每一位參加者不分男女,人人蓄勢待發、摩拳擦掌…
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了球,把自己想像成是鈴木一朗,小跑步衝刺後…揮臂將球用力投向本壘!哇!雖然只是一個間單的動作,但能夠在真實的職棒球場裡,享受身為外野手長傳本壘的體驗,只能說可遇而不可求呀!
▲ 準備參加的球迷,每個人都摩拳擦掌
▲ 接過球,展現你的臂力吧
▲ 不分男女,人人都可以來挑戰
丟完了球,回頭看身後的球迷還是大排長龍,離活動結束應該還要一段時間,那就來趁此難得機會,感受一下迥異於觀眾席上…近距離接觸人工草皮、標竿和全壘打牆的體驗吧。
九月天的暑氣,並未因陣陣吹來海風而有所消散,場內仍然有股莫名的悶熱感。不過站在外野的廣闊草地上,看著眼前的深藍色圍牆、層次分明如波浪的觀眾席,和那道聳立於外野後方的高牆,猶如一堵襲來的巨浪…我好像漸漸能夠明瞭「海洋」球場這個名稱背後的意涵了…周圍的空氣似乎也涼爽了起來…
▲ 從場內角度看全壘打牆和後方高牆
▲ 外野的warning track,感覺比想像中寬了許多
▲ 全壘打標竿
▲ 左方的席位就是我剛坐的「Field Wing Seat」
▲ 近距離來看看人工草皮
說到今晚的活動,內容其實只有這個「Back Home」而已,並未開放讓球迷在草皮上接傳球。隨著隊伍逐漸縮短,距離活動結束的時間也越來越近,所以丟完球的人,大多把握所剩不多的空檔,或躺或坐、或脫鞋或奔跑,度過在海洋球場裡最後的悠閒時光…
坐在草地上,就看幾位啦啦隊「M☆Splash!」的成員兼任工作人員,穿梭球迷之中引導動向。
▲ 在外野草地上自由活動的球迷們
▲ 身為外野手往內野看的視野
▲ 身兼工作人員,還不能下班的啦啦隊們
▲ 活動即將結束,把握時間好好地來逛一下
就在工作人員「活動結束了」的呼喊聲中,所有人包括我只能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往出口的方向移動…
今天的海洋球場之旅,就在這裡劃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此行剩下的就是明後天在海洋球場隔壁,那座幕張展覽館裡的東京電玩展了。回想這幾天的行程,東奔西跑雖然頗為累人,但能夠以這段奇妙冒險作為一個結束,只能說是不虛此行呀!
▲ 從右外野出口離開球場
步出球場前,回頭瞥了記分板最後一眼…大螢幕上秀著今天的活動名稱「Back Home!Back Home!」,下方則是註解「…家へ帰る!」(回家!)。突然想到「Back Home」二字,除了可以表示外野手長傳本壘的動作之外,不也有「回家」的意思嗎?
或者說…「回家」才是出門旅行的最終目的,不是嗎?
▲ 大螢幕上的「Back Home」
(更多照片請參閱→海洋球場裡的奇妙冒險相簿,共100張)